中國企業“走出去”的24個戰略(二)
品牌戰略
戰略12:逐步擴大品牌在國際市場的份額,以達到提升品牌在國內市場價值的目的
2001年,海爾與美國當地經驗豐富的家電經銷商MikeJemal合作,成立了海爾美國公司,專門在美國銷售海爾冰箱、空調和其他家電。海爾美國還在南卡羅萊納州建立了制造工廠,保證產品的零售供應。公司在美國市場的品牌提升,使海爾在中國國內市場面對全球家電企業的激烈競爭時,在品牌和渠道技巧上更具有競爭力。
戰略13:在進入新市場時,盡量使自己的產品設計本地化
海爾集團2001年出資700萬美元收購了意大利冰箱制造商Menghetti。Menghetti在里昂和阿姆斯特丹都擁有自己的設計中心,海爾通過收購Menghet-ti可以使自己的產品設計更加本地化。
戰略14:運用美國化的管理,針對不同的細分市場采取多品牌組合的戰略
廣州珠江鋼琴廠通過在加利福尼亞州建立辦事處和設計中心進入了美國市場。珠江鋼琴廠雇用了美國管理團隊和技術支持人員,他們在美國市場上針對不同的細分市場運用了多品牌組合的戰略。他們在保留了珠江商標的同時,新增了具有美國現代家具設計風格的Her-manMiller品牌,并收購了德國露迪斯?,敚≧udisheimer)品牌。在美國消費者的心目中,“來自德國”的斯坦韋父子鋼琴制造廠和Bechstein等公司才是高檔鋼琴工藝的象征,所以珠江鋼琴廠用露迪斯海瑪品牌來主攻美國高檔鋼琴市場。
戰略15:在全球市場收購當地品牌
上海海欣集團是中國最大的長毛絨玩具制造商,公司收購了美國家用織物制造商Glenoit公司的紡織品工廠和商標專利。Glenoit公司在加拿大安大略和美國北卡羅萊納州都有工廠。海欣集團現在已經在美國市場上擁有了自己的家居品牌,公司的絨毛織物年產量增加了近三分之一。
戰略16:通過與西方市場建立關聯性,可以提升品牌在國內的認知度和美譽度,突出品牌特色
悉尼奧運會期間,李寧運動服成為了法國體操隊隊服,公司借此打入了歐洲市場。李寧集團和意大利著名的設計室ROK簽訂了設計合約。李寧在德國、捷克、希臘和俄羅斯搭建了自己的銷售代理網絡。
戰略17:全球利基品牌戰略
紅塔山集團和德國一家煙草公司簽訂了合約,獲得了這家公司某一品牌的生產許可證。在中國國內市場上,外國對手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紅塔山公司的觀點是:“和外國企業合作,總比被它們吃掉要好。”
渠道戰略
戰略18:跨國渠道和銷售網絡的交換和合作
海爾集團與三洋集團共同成立了分銷與銷售的合資公司,公司可以在中國銷售三洋產品,在日本銷售海爾產品。
戰略19:將制造優勢轉化為更有價值的渠道資產華聯集團計劃在羅馬尼亞建造一座大型的購物中心,里面包括百貨商店和超市等。購物中心里銷售的80%的商品都是中國制造的。
戰略20:擴張跨國的語音和數據電信傳輸渠道
中國網通2002年出資8000萬美元收購了電信運營商AsiaGlobalCrossing。
通過此次收購,網通將穩固自身的電信網絡和運營許可,從而為其在日本、韓國及亞洲其他國家的擴張帶來了便利。
戰略21:用當地品牌來進入新市場
TCL集團收購了德國惟一的電視機制造商施耐德電器公司,主要是為了進入
歐洲的電視機和家用電器市場。TCL還收購了美國DVD播放機制造商Govedio公司,希望利用它的品牌和銷售渠道網絡。
戰略22:做小池子里的大魚——在發展中國家尋找競爭相對不那么激烈的市場
海信集團在南非投資和收購的額度已經超過了2億美元。
投資戰略
戰略23:全球多樣化經營
中國國際信托投資集團公司(CITIC)收購了新西蘭第二大林業公司
雄獅林業有限公司(FletcherChallengeForests)35%的股份,條件是雄獅公司繼續收購占地16.3公頃的新西蘭林木項目。這次收購行動是通過中信擁有40%股份的東南亞木業控股公司(現更名為中信資源)來完成的。公司的一位高層管理人員說:“我們知道這些林木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利潤……”
戰略24:與全球第一的汽車公司建立伙伴關系,使公司獲得了全球銷售網絡
上海汽車集團(SAIC)出資5900萬美元收購了通用大宇汽車科技公司(GMDaewooAutomobileTechnologyCompa-ny)10%的股份。這項投資使得上汽獲得了大宇在中國和全球市場的銷售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