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應避免四個誤區(一)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固然離不開投資,但主要目的在于調整產業結構,形成支撐經濟長期持續發展的內生模式。
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當前重點工作和產業發展熱點。經過大半年的調研和討論,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多部門參與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即將出臺。關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意義自然不言而喻,但對于市場機制下究竟該怎么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如何找準政府的的角色和定位,制定更符合產業自身發展規律的政策措施,仍有進一步探討的必要。
在此,需要提醒各級部門尤其是作為“操盤手”的地方政府,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需避免幾個誤區。
第一,要避免政策同化導致產業同構。
據筆者對不同地方關于戰略新興產業政策的分析,29個省市區所涉及的大部分政策需求有高度的一致性。主要集中在三個層面:一是要求加大財稅和金融支持力度,其中有16個省市區提出要設立財政專項,有21個省市區提出加大財稅支持,有23個省市區提出設立多層次投融資體系,有21個省市提出設立重大項目和示范工程;二是充分發揮平臺基地和園區的載體作用,有26個省市區提議;三是加強人才激勵政策,有20個省市區提議。可見,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需求,一是跟“錢”有關,二是跟“地”有關,三是跟“人”有關。與人有關是必要的,與地有關也說得過去,但過于關注“錢”,向中央政府要錢,向銀行、企業、民間要錢,還不如讓企業直接投錢。在此建議各級政府在制定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時,更加注重結合本地產業特點、發展階段和創新需求,盡量避免引起產業同構,避免新一輪的產業調控。
第二,要警惕落入新一輪的投資驅動模式。
投資、出口、消費一直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固然離不開投資,但主要目的在于調整產業結構,形成支撐經濟長期持續發展的內生模式。出口結構要調整,高新技術也好,傳統產業也罷,都不能光做只有四肢沒有大腦的“世界工廠”;消費結構也要調整,要讓科技創新惠及民生,以新興產業發展帶動就業、帶動服務、帶動物流、帶動消費。各地在發展中如果過于注重大工程、大項目,依然習慣性地拉開架勢搞招商、平土地、修路、蓋房、建園區,投資大工程、發展大項目,期望在短期內形成若干新興產業的大規模產能,很可能引來的不是高技術、不是環保產業,與結構調整的戰略意圖事與愿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