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系統思考的失誤
這是一則古老故事的現代版。過路人遇到一位醉漢在路燈下,跪在地上用手摸索。他發現醉漢正在找自己房屋的鑰匙,便想幫助他,問道:“你在什么地方丟掉的呢?”醉漢回答是在他房子的大門前掉的。過路人問:“那你為什么在路燈下找?”醉漢說:“因為我家門前沒有燈。”
有燈光才易尋找,因此醉漢也不追究鑰匙真正掉在哪里。看到燈光便開始找。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熟悉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好像最容易,因此我們往往固執地使用自己最了解的方式。雖然有時候鑰匙確實是在路燈下,但是也經常掉在暗的地方。當我們努力地推動熟悉的解決方案,而根本的問題仍然沒有改善,甚至更加惡化時,就極可能是“非系統思考”的結果。有時候容易的、或熟悉的解決方案不但沒有效果,反而造成極危險的后遺癥。比方說,有些人以飲酒來消除壓力,沒想到后來卻養成酗酒的惡習。
應用非系統的解決方案,在日后常需投入更多心力去解決后遺癥。這是為什么政府許多構想拙劣的干預政策不僅沒有效果,反而降低地方人士解決自己問題的能力、增加對政府的依賴。短期改善導致長期依賴的例子俯拾皆是,系統思考學者稱這個現象為“舍本逐末”——把擔子轉給干預者。干預行動也許是中央對地方政府善意的補助,但所有的協助只會讓系統的根本更弱、更需要幫助。
如米鐸絲說的:“舍本逐末的例子是容易和有趣,但有時候是嚇人的,”而這種例子也不限于政府部門。我們把簡單的算術交給口袋型計算機去做、把照顧老人的擔子轉給療養院。為了便于管理,我們將原本各自林立的獨立社區,改成大型的住宅計劃。冷戰把談判求和轉成加強軍備,因此軍事及相關的產業隨之蓬勃。在商業界,我們可以把擔子轉給顧問或其他公司,依靠他們的協助,而未進一步訓練自己的經理解決問題。如此日子久了以后,干預者的力量日益增長,不論是藥物對個人的控制、軍事預算對整體經濟的影響、外國軍援對國家主權的威脅,或是企業求助預算的增加,情況都一樣。
如米鋒絲所說的,為了避免舍本逐末結構的弱點,任何長期解決方案必須增強系統肩負自己擔子的能力。有時候這是很不容易的。管理者在把人事問題轉給管理顧問公司后,可能發現如何將擔子接手回來才是真正的難題。學習如何處理人事問題,得投入許多時間與全心投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