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誤區(qū):補償性回饋
在歐威爾的《動物農莊》一書中,名為“拳擊手”的這匹馬,面對任何困難時總是回答說:“我會更努力工作。”起初,他積極向上的意圖鼓舞了大家,但是漸漸的,他的努力在不知不覺中產(chǎn)生反效果。因為他愈辛苦地工作,統(tǒng)治者所加給他的工作愈多。他不知道主管農場的豬,實際只是玩弄權與利于股掌之間的一群。“拳擊手”的勤勉,實際上只使其他動物看不見這些豬的所作所為。系統(tǒng)思考對這種現(xiàn)象有個名稱——“補償性回饋”,意指善意的干預引起了系統(tǒng)的反應,但這反應反過來抵消干預所創(chuàng)造的利益。我們都曾有過面對補償性回饋的感覺:你愈用力推,系統(tǒng)反推回來的力量也愈大,于是你更辛苦地推,但愈是花更大的努力去改善事情,似乎需要愈大的努力去回應。
補償性回饋的例子非常多。許多善意的政府干預,成了補償性回饋的犧牲品。美國政府于六十年代,在老舊的城市內大量建造低收入住宅與提供當?shù)刈袈氂枴5M管美國政府不惜投入大量資本和人力,這些城市到了七十年代卻仍未見改善。原因之一是,低收入戶大量從其他城市和鄉(xiāng)村遷居到這些有補助的城市,最后新住宅區(qū)變得過度擁擠,申請工作訓練的人,也使實際設備不敷所需。同時,城市的稅基繼續(xù)被侵蝕,使更多的人陷于貧困之中。
同樣的,八十年代中期,以貶值美元來扭轉美國貿易不平衡的努力,被許多國外競爭者的“自動降價政策”抵消了,這是因為許多外幣是隨美元而自動調整的。此外,以引進外國的武力壓制國內游擊隊的政策,常讓游擊隊更堂而皇之地以掃除外來強權干預為號召,而獲得更多支持,結果反而增強了反抗力量。
許多公司經(jīng)驗過補償性回饋。當一項產(chǎn)品在市場突然失掉吸引力時,他們便更積極推動行銷,例如在廣告方面投下更多的金錢,降低價格等。這些方法可能把顧客暫時拉回來,但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割肉補瘡的結果,只是讓服務品質(例如交貨速度或品質管理)衰退。長期而言,公司愈加熱衷于行銷,失掉的顧客愈多。
補償性回饋也不限于大的系統(tǒng),個人的例子也很多。戒煙會使某些人體重增加,身材變差。形成新的壓力,為了解除莊力就又開始抽煙。又有些母親殷切希望年幼的小孩能與同學和好相處,再三協(xié)助化解沖突,最后卻造成這個孩子無法學習獨自處理沖突。或例如有些初到公司的新人,急于和大家融洽相處,當別人批評他的工作時,也絕不回應,最后反而被人認為難以共事。
不論是透過積極干預或徒增壓力的克制本能,更加用力推進只有令人精疲力竭。身為個人或組織,我們常不自覺被吸進補償性回饋的陷阱,且以自己的努力不懈為榮。當我們的努力未能產(chǎn)生持續(xù)改善的效果時,我們更加用力向前推,那種忠實殷勤,就像“拳擊手”一樣,堅信努力工作將克服所有障礙,這將使我們無法看見自己反而助長這些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