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恩斯的基本觀點和政策主張
凱恩斯的理論與傳統的經濟學說主要有哪些區別呢?
凱恩斯針對經濟危機期間所出現的嚴重失業狀況,提出了“充分就業”的概念。所謂充分就業,就是在一個具體工資水平上,人人有事做。
凱恩斯將失業的情況分為三種:一是由于某種專門勞動市場供過于求造成的,叫“磨擦失業”;二是由于各種原因人們對現有的工作不喜歡而情愿呆在家中,叫“自愿失業”;還有一種是由于在現行工資水平上,人們愿意工作而得不到工作,叫做“非自愿失業”。磨擦失業可以通過對勞動力的技能訓練和國民經濟結構的調整而迅速解決,自愿失業則是勞動隊伍自身的選擇,所以這兩類失業不算真正的“失業”。因此只要解決了“非自愿失業”的問題,就可說得上充分就業了。
要想做到充分就業,就要求一種達到充分就業的國民收入水平。凱恩斯肯定,國民收入和就業水平取決于聚集的有效需求水平。在他看來,以前的理論之所以是錯誤的,就是假定供應會自行創造需求。當有人對薩伊法則提出疑問,認為過度的儲蓄或者過度的消費也許會導致蕭條時,古典理論總是這樣解釋:儲蓄的決策總會導致投資的決策,而利率的變動又會使儲蓄決策和投資決策之間平衡。凱恩斯對此則提出相反的結論。他認為,國民收入水平的變化而不是利率的變化合影響儲蓄和投資之間的平衡。這就是凱恩斯的收入決定論。
凱恩斯的收入決定論既認為國民收入水平取決于聚集需求水平,又認為聚集的有效需求取決于對消費商品和投資商品的需求。就個人消費來說,“量入為出”,消費水平依賴于收入水平,消費額總是占收入額的一定比例,這種比例稱為“消費傾向”。一般地說,這種比例或傾向是相對穩定的。但隨著人們收入的增加,消費的開支會增加得比比收入速度慢。
由此而得出的一個重要結論就是:當聚集的實際國民收入增加時,據聚集的消費水平也增加,但不會象國民收入增加得那么快。這包含的意思就是邊際消費傾向(每增加一元國民收入所增加的消費金額)小于1。消費的速度不及國民收入增長的速度,多余的錢當然是用于儲蓄。于是隨著人們收入的增加,儲蓄絕對額也增加。很明顯,聚集需求量與實際消費量之間出現了—個裂縫,如果儲蓄不及時轉化為投資,那末生產出來的東西就會發生過剩,有效需求就會出現不足的現象。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就會減少國民收入水平。
就此可以做出推論:國民收入的均衡不一定就是充分就業的均衡,只要需求不足,就會使社會資源利用不足,結果使在工人失業和資源閑置的條件達到國民收入的“均衡”。因此,在凱恩斯看來,如果僅僅依靠市場自行調節,那末充分就業的均衡只是一種特殊的情況,而通常的情況則是一種小于充分就業的國民收入均衡。
那末,儲蓄會不會及時轉化為投資呢?按照傳統的理論,只要利率恰當,儲蓄必然全部轉化為投資。凱恩斯對此又大唱反調。他認為,投資的數量不完全取決于利率,而主要依賴于預期的利潤串。隨著投資助增加,資本的預期收益會發生遞減,這就叫做資本邊際效率遞減。利潤和投資數量關系時常顯得不穩定,因為投資決策是根據對將來的成本和銷售收入的估計做出來的,所以利潤期望值會對投資決策起相當大的作用。不肯定性、風險、期望、投資者的態度和信心都會對投資決策發生影響。因此,儲蓄金額多了,利率再下降,不一定就會直接引起投資的增加。
凱恩斯認為,一味依靠利息率降低來刺激投資并未能始終奏效,有時投資可不受利率的影響,如果預期利潤前景不妙,即使利息串再跌,只會造成儲蓄多、投資少的現象。因為儲蓄大于投資,所以導致國民收入水平下降。
對于利率機制的解釋,凱恩斯的見解與以往不同。以往的理論認為,利率是取決于儲蓄和投資的兩個函數的相互作用。在現行的利率水平上,儲蓄大于投資,利率就會下降;反之,投資大于儲蓄,利率就會上升。貨幣供應數量的變化既不影響長期的利率,也不影響實際的國民收入水平。貨幣供應所能影響的只是價格水平。
凱恩斯的解釋是,利率取決于個人和企業持有貨幣的愿望和數量,也就是說,貨幣供應數量影響利率。在不同的利率水平上,人們對持有貨幣的不同需求,凱恩斯稱之為“靈活偏好函數”,它由三個動機組成:(1)出于交易的目的(個人購物,企業購買投入);(2)出于預防的目的(準備一筆錢以應付意外開支);(3)出于投機的目的(哪里收益高,錢往哪里投)。
出于前兩種目的而持有的貨幣對利率變化的反映是不敏感的,叫做完全缺乏利成彈性,出于第三種目的而持有的貨幣對利率變化的反映是非常敏感的,具有利率彈性。利率下降得越低,到了一定的程度,出于第三種目的而持有的貨幣變得對利率的變化完全富于彈性。這種情況是在蕭條時出現的,即貨幣數量的大量增加,不必再使利率下降。換言之,利率在低水平上維持不變,貨幣數量依然大量增加。人們手中持有貨幣增多,是出于第三種目的,因為利率如此之低;把錢存入銀行或放在手中得失相差無幾,不如握在手中為好。這種情況凱恩斯稱之為“流動性陷餅”。他以此批評傳統經濟學只看到交易性的貨幣需求(—前兩種目的),而忽視投機性的貨幣需求(第三種目的)。
以往的理論認為貨幣有價值貯藏的作用,但不是很強調。凱恩斯特別強調此點;他認為利率的高低受貨幣供應數量的支配。他最重要的、與古典學派關于利率問題的區別,就是關于貨幣投機需求的理論,即增加貨幣供應會導致利率下降,增加投資會增加國民收入,在非常低的利率水平上,貨幣供應全部會被投機需求所吸收。
概而言之,凱恩斯的理論基本上涉及到了四個概念:(1)消費函數;(2)資本邊際效率;(3)靈活偏好函數;(4)貨幣供應數量。只有弄清楚它們之間的關系以及與充分就業總目標之間的關系,才算基本上掌握了凱恩斯學說。
還有一個必須提及的:凱恩斯的理論特色就是對經濟波動的分析。他強調投資的作用,即投資的某種變化會導致收入的變化,而且是以當初投資的某種乘數(倍數)來變化的。這里暫不介紹乘數理論是怎么回事,先說說由來。這種乘數效應起初是由俄國經濟學家杜根一巴拉諾斯基等提出來的,但從未從理論上正式闡明過。1931年,卡恩,這位凱恩斯在劍橋大學的同事具體地發展了這種分析。凱恩斯后來在《通論》中充分采用了這種乘數理論,爾后廣為人所知曉。
基于這些理論,凱恩斯提出了國家干預經濟的主張。他主張政府通過調節需求來達到充分就業。在聚集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他主張擴大政府開支,增加貨幣供應,實行赤字預算來刺激國民經濟活動,以增加國民收入,實現充分就業。
應該說,這種主張基本上是符合當時資本主義世界的實際情況的,因此凱恩斯在許多方面取得了成功。他認為,平衡預算的概念對決定政策不起作用,呼吁財政政策要從舊式的預算平衡的概念中解放出來。于是,古典經濟學的預算平衡的原則從此被打破,許多國家的政府從不得已的預算赤字,逐步走向主動的、無所顧慮的赤字預算。赤字預算的確刺激了有效需求,但卻又產生了通貨膨脹等新問題,引起后來的經濟學家為此而爭論不休。
凱恩斯反對一味節儉。傳統的經濟理論和社會道德規范認為儲蓄、節儉是美德,極少宣傳消費是善舉,是刺激經濟的良策。他引用過孟德維爾的寓言:蜜蜂社會由于追求奢侈豪華的生活而繁榮;又由于節儉而衰落。以此說明節儉往往對社會不利。
為刺激經濟發展,凱恩斯主張物價上漲。因為通過物價上漲使實際工資下降的辦法,要比傳統的主張降低名義工資的辦法更為聰明、可取。降低名義工資也許會刺激企業的經濟活動,增加投資,擴大就業,就個別企業來說也許行得通,但從整個社會來說,這種做法并非良策。因為降低名義工資容易引起工人的反抗,而且降低工資水平會相應地減少社會對產品和服務的總需求,導致市場和生產的進一步緊縮。
凱恩斯也主張“濟貧”。他認為,向富人征稅再救濟給窮人,有利于提高整個社會的邊際消費傾向。因為富人的錢越多,儲蓄的錢會越多。而征稅后儲蓄會減少,再救濟結窮人,使之用于消費,把大部分的國民收入轉用于消費,有利于擴大消費需求,刺激生產,實現充分就業。
凱恩斯的政策主張還不止這些。從上述可以看出他的政策主張與他的理論觀點是一致的。他的許多主張被西方國家當政者所采納,盡管有的沒有兌現,但他的影響是巨大的。在經濟學說史上,無論是贊成他的人也好,反對他的人也好,都不能不提到他和他的理論。歷史不會使他湮沒無聞。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宏觀經濟學的奠基人是凱恩斯。凱恩斯的思想一方面來自對現實問題的思考,另一方面也受先輩經濟學家的啟發。關于有效需求刺激國民收入的問題并不是由凱恩斯首先提出來的。馬爾薩斯的思想對凱恩斯的影向至深,而凱恩斯對馬爾薩斯的欽佩之情則常常溢于言表。但西方經濟學界并不認為在經濟學上曾發生過“馬爾薩斯革命”,而只承認凱恩斯革命。因為是凱恩斯而不是馬爾薩斯對有效需求問題作了全面的論述,并提出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相比之下,馬爾薩斯在許多方面是含糊不清的。除個人原因外,還應當從社會根源上找原因。凱恩斯和馬爾薩斯都遇到戰爭之后隨之而來的嚴重失業和蕭條,但凱恩斯碰到的問題比馬爾薩斯所遭遇的要嚴重得多。有人說,凱恩斯的經濟學是蕭條經濟學,也有人反對此說。不管如何,凱恩斯是通過對嚴重的蕭條進行思考而產生出這些理論的。
可見,宏觀經濟學是與以往的經濟學說的總體分析相對立而產生的。以往的理論其實并不能勝任總體分析,不能解釋資本主義社會產生蕭條相失業的現實。于是,作為“凱恩斯革命”的一種結果,宏觀經濟學承擔了這一任務。而以往的理論,規程則更多地用于解釋“微觀”——個別企業相消費者的經濟行為。如此分工,似乎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可以各司其職,和諧共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