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爾普斯的經濟學理論——諾貝爾經濟學獎經典理論
菲爾普斯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宏觀經濟學的各個領域,包括就業、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儲蓄、公債、稅收、代際公平、價格、工資、微觀主體行為、資本形成、財政和貨幣政策,以及他最有成就的領域———經濟增長問題,被譽為“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締造者”和“影響經濟學進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菲爾普斯教授重要的貢獻在于經濟增長理論。他繼羅伯特•索洛之后,對經濟增長的動態最優化路徑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經濟增長黃金律”,從而正式確立了經濟增長理論。
60年代后期,菲爾普斯將基于預期的微觀經濟學引入就業決定和價格-工資動態理論,這是他最著名的工作。凱恩斯在30年代的偉大工作無法解釋為何非自愿失業在經濟增長最好的時期也會存在,它也不能解釋為何“有效需求”的下降能夠導致失業上升———為何不能通過立即將貨幣工資和價格降到足夠低,以先發制人地預防就業下降?
菲爾普斯回答了凱恩斯留下的問題。同時將傳統經濟學歸于工人、消費者和企業的基本理性納入宏觀分析框架。1967年發表在《Economica》的“菲利普斯曲線、通貨膨脹預期和跨期最優失業”,1969年發表在《美國經濟評論》的“通貨膨脹與就業理論的新微觀經濟學”等是菲爾普斯在這一時期的主要論文。在這兩篇論文中,菲爾普斯對上個世紀60年代以前,經濟學界流行的菲利普斯曲線即認為通貨膨脹和失業之間是反相關的關系這一理論提出了質疑,證明了菲利普斯曲線有一個關鍵的缺陷———只適用于短期,而不適用于長期。新理論被稱為“附加預期的菲利普斯曲線”,其中的核心是,只有短期內,由于勞動者預期滯后,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才有反方向的交替關系,即存在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線,但通貨膨脹不會對遠期失業率產生影響,它只是由勞動力市場的運轉所決定的,經濟穩定政策只能對失業率的短期起伏產生影響。菲利浦斯表明未來的經濟穩定政策的可能性取決于今天的政策決策:今天的低通貨導致對未來低通貨的預期,因此有助于未來的決策制訂。在菲爾普斯提出“附加預期的菲利普斯曲線”后的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經濟狀況證明了這一理論的正確性。
在菲爾普斯的“微觀-宏觀”模型中,市場取得均衡意味著參與者的預期與他們的行動相一致,然而這并沒有普遍地消除失業,甚至不能普遍地消除非自愿失業。他在1968年的論文中指出,某經濟體的企業面對一個管理上的難題,即成本不菲的雇員更替,而公司的政策則試圖平衡薪水冊和更替成本。在一條均衡路徑上,每一點的現行工資通常是一種“激勵”工資,因此,工資要比實際需要的高;但它卻導致了“工作配給”(job rationing),非自愿失業普遍存在。在1969年的論文中,菲爾普斯勾畫了一個由大量獨立的“島”組成的經濟,其中,工人必須決定是否接受本地市場工資或搬走。即使在均衡的情況下,一個島上的工人由于可感知的工資差異也會坐上船到其它島上去,并在他們重新尋找工作的過程中處于失業。這些模型的主要發現是,非均衡的潛在及其對經濟活動的影響。工資和價格預期中的錯誤將擾動失業的規模。假如說,在勞動力更替模型中,每個公司在決定其下一期工資的時候低估了其它公司的工資,即實際工資超過預期的工資,該錯誤減少了公司預期的就業更替及預期的更替成本,因此鼓勵這些公司以更少的工資雇傭更多的員工,從而降低失業率。再假如,在“島”模型中,平均工資超過了工人預期,對工資的低估促使一些工人接受工作而不是繼續尋找,因此,導致失業減少。同樣地,菲爾普斯1967年的論文假定每個公司低估其它公司設立的工資將鼓勵增加產業和勞動力需求,提高就業。為該觀點提供基礎的是他在1970年與Sidney Winter合作的論文中所介紹的“顧客市場”。
所有這些回答了凱恩斯的難題:未察覺到的“有效需求”上升,抬高了平均貨幣工資和價格水平,將減少失業———如果一般的公司(或島)不曉得或想象普遍的工資與價格水平已經增長了與其本身相當的水平(假定實際價格或工資通貨膨脹超過預期)。而一個持續的對將來貨幣工資和價格的高估將導致衰退的延長。